知识带给人的诅咒和自恋
知识,可以让人变得博学,但同样,它也可以让人变得“自恋”;知识,可以让你对一般事物有更深的理解,但同样,他也可以让人体察不到知识缺损的的体验。
当一个人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时,看到任何事物,都会不自觉地去思考其背后的原理,拆解一些华丽表面下不变的真理;知识,让一个人永远处于一种“本就是如此”的错觉,无法想象不了解这些知识的人的感受。
就像你学会了骑车,想像不了初学者的艰难;学会了写作,想像不了入门者绞尽脑汁的痛苦;学会了使用电脑,想像不了连系统基本操作都不会的人的困惑。
这就是知识的诅咒,知识在你的身边筑起一层隐形的墙,隔绝内外两种人的观念和思考。
墙内的人不理解墙外人的挣扎,墙外的人听不懂墙内人的“胡言乱语”。
于是我们常常看到,高冷的知识被束之高阁,闪烁的真理被旁人冷落;底下的谣言不胫而走,病毒般在大众间传播。又或者是一群专家在小圈子里洋洋自得,但大众们只觉得这是在脱离实际。
知识还很容易让人自恋,当一个掌握的知识越多,总是会不经意地向外溢出。然而这种“溢出”,却并不总是带来和善的结果。
当我非常自然的说出某个现象的原理,觉得十分的正常时,也许在其他人看来,这种行为不过是我在炫耀自己的知识。当分享知识的行为越是主动,得到其他人的抵触越是强烈。因为在一个以比拼知识为荣的社会,分享知识的行为更像是宣示自己的权威。我很难理解这种心情,因为我觉得当其他人分享给我知识,我会很高兴得到他人的帮助,我也乐意向其他人分享知识,或者说,我很乐意将知识开源。但是似乎我们受到的教育告诉我们,要学会利用信息差打败别人,这似乎就是在告诉我们知识是一种资源,要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藏住自己的资源。
细细想之,不免令人悲哀。
知识带给人的另外一个诅咒,就是无法像旁观者一样体会到“未知带来的快乐”,对事物的理解,总是不免会滑向其中技术的拆解,还有对他人知识的一点“嫉妒”。
这就好比你学会了写作,看他人的作品时想着“我*,TM怎么写的这么好”;学会了剪视频,看优秀的剪辑时想的是“居然还能这样剪,我怎么就没有学会”。你看,我们很难在体会到那种观众/读者的纯粹的惊叹。
不过我觉得这也未必值得伤心:
热爱依旧,只是变得更加深刻。
对热爱背后技术的探寻,只是再将热爱转化为真实的行动。
不过换个角度想,知识的诅咒也给人在人际交往中一些启示。有时候不能过于沉浸于自己知识的世界,不顾他人想法的“对外知识输出”有可能换得他人的恶意,学会让观众舒适地接受知识,有时也是我们知识传播者的责任。
还要注意跳出自己的小圈子,每个人都会在某个领域有自己的专长,分享自己知识的同时,虚心像他人请教知识,也许更能促进知识的双向流动。
文章为知乎原创,转载请声明
留下评论